1. 当前位置: 首页 > 科普资讯 > 新闻动态

你适合做全飞秒手术吗?术前检查必不可少

作者:023bjyk 日期:2023-11-06 09:37:11 点击数:


(文字转载自2023-08-22

中华医学会《健康世界》8月刊)


近视眼矫正手术并不是想做就能做。首先要满足两个条件:第一是患者本人愿意做,第二是眼部及全身条件适合做。如果患者年龄在18周岁及以上,本人愿意做近视眼矫正手术,就需要到正规的医院,找到有专业资质的医生,完成全面检查。检查的目的有两个:一是判断能不能做;二是如果能做,筛选最合适的手术方式。

目前,近视矫正手术分为眼内晶体手术和角膜激光手术两大类。角膜激光类手术又分为三种,即:角膜表层切削的激光手术、飞秒激光辅助的角膜微透镜摘除手术、飞秒激光辅助的LASIK手术。每种手术方式各有它相应的适应证,然而,每一种术式的适应证又存在相互“重叠”。从近年的临床观察来看,飞秒激光辅助的角膜微透镜摘除手术(又称全飞秒手术)因其“无痛”、微创、“无瓣”等特点,成为越来越受到患者及手术医师关注的手术方式,也就是说如果几种术式都在适应证范围内的情况下,大家更愿意选择全飞秒手术。然而,能不能做手术,是否适合做全飞秒手术,这还需要全面检查后才能判定。


01


首先,我们会了解患者是否佩戴角膜接触镜及使用情况(佩戴、停戴时间),患者来院检查前需提前停止佩戴角膜接触镜,而且不同类型的角膜接触镜停戴时间也有差异。当角膜无异常,且屈光状态和角膜地形图稳定后方可接受手术,目的是确保数据准确及手术的安全。

其次,我们会了解患者有无全身系统性疾病、家族史(特别是角膜营养不良及青光眼等疾病),药物使用情况、不良反应及过敏史。同时了解患者眼部情况,疾病、外伤及手术史,特别重点关注患者的戴镜习惯、用眼情况、屈光度数是否稳定,如果度数明显不稳定,不建议近期手术。

手术前需要完成的常规检查包括:

· 裸眼远、近视力

· 屈光度数(主、客观验光)、最佳矫正视力

· 眼位及主视眼

· 外眼及眼前节情况

· 眼底(包括周边眼底情况)

· 眼压

· 眼轴测量

· 泪液功能检查

· 角膜厚度

· 角膜地形图排除圆锥角膜(角膜生物力学检查)

· 瞳孔直径测量(包括暗光下瞳孔直径)

· 眼集合及调节幅度等双眼视功能检查

若有条件,建议进行下列检查:

· 波前像差检查

· 角膜内皮镜检查

· 对比敏感度及眩光检查

· 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眼前节检查及眼底检查

· 眼底照相检查


02


以上的检查都是为确保患者在手术适应证范围内,排除手术禁忌证:例如重度弱视、圆锥角膜或可疑圆锥角膜、重度干眼、干燥综合征、角膜过薄、活动性眼部病变或感染、严重的眼附属器病变,未控制的青光眼、严重影响视力的白内障、严重的角膜疾病,角膜手术后,眼外伤、严重眼表和眼底疾病等、存在全身结缔组织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、已知存在焦虑、抑郁等严重心理、精神疾病、全身系统性疾病或精神疾病导致无法配合检查和手术的疾病。

对于以下情况不建议手术,若患者因工作或其他原因要求手术,临床上往往会特别关注,必要时做相应的处理,例如:年龄未满18周岁、屈光度数不稳定、角膜相对较薄、角膜过度陡峭或平坦、角膜云翳、角膜血管翳、角膜上皮及上皮基底膜病变、暗光下瞳孔直径明显大于切削区直径、眼底病变,眼动参数明显异常、妊娠期和产后哺乳期、眼压偏高但已排除青光眼、已控制的青光眼、轻度睑裂闭合不全、面瘫、轻、中度干眼、未得到控制的甲状腺相关眼病、糖尿病、正在服用全身药物等。

因此,尽管全飞秒手术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手术方式,但并非所有情况都适合。借助先进检查设备完成数据采集,经验丰富的医生对检查数据进行专业的分析,才可给患者做一个正确的评判,完成最优的选择。


03


通常情况下,临床检诊完成后会有以下几个“结论”:

第一,患者条件适合多种术式,疗效相差不大,由患者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与偏好选择。

第二,如果某一种术式最适合患者,其他存在明显的风险或弊端,医生会择优给予建议,帮助患者做出选择,当然最终需得到患者的认可。

第三,患者的条件不适合做目前开展的各种术式,建议放弃近视手术。


总之,近视矫正手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;手术方式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,这正是每一位希望手术的近视患者术前需了解的基本原则。


你适合做全飞秒手术吗?术前检查必不可少(图1)




编辑:周樊

审核:张韬 

你适合做全飞秒手术吗?术前检查必不可少(图2)




科普讲堂
随便看看